横跨古今,凝固历史,探寻巴城九座古桥

2019-08-24

江南水乡,无桥不成路,一座桥不仅为出行提供便利,也是江南之美不可缺少的意象,巴城历史悠久,尽管一些古桥已经消失无踪迹,但仍有九座至今可见,一起跟着小编去探寻吧


景 福 桥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里人朱光远发起改建石拱桥。

正仪景福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宽阔,横跨在渭塘上,(即正仪老街市河)因地处镇的中段,当地人都叫中心桥。桥西堍是下塘街,与硕士街衔接,直通崇文书院和中、小学;桥东堍是市集辐辏商铺林立的上塘街,直到改革开放前,历来是人来人往交通要道。

▲ 桥拱两侧顶石正中阳刻正楷“鼎建景福桥”五字,鼎建即营建。

景福桥在古代是一座木桥,叫中津桥,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里人朱光远发起改建石拱桥,家住正仪小港的徐昻发为作“建桥募捐疏”。徐昻发是清代正仪唯一的进士,后官居江西学政,擅书法,尤精行楷,为吴中四大家之一,所以有号召力,出资者众。

建成的新石桥宽3米,高近5米,长25米,净跨7、4米,均用花纲石铺成,气势恢宏。当时正值康熙盛世,又有文人的参与,所以留下了一对耐人寻味的桥联:“千家景福乐尧天;百姓寿安歌圣世。”乍看之下,无非是赞颂康熙的功德,其实不单是这样,新落成的石桥题名“景福”,与新桥之北的寿安桥名天衣无缝的嵌在了上下联之中。

景福桥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作为不可移动文物登记。

寿 安 桥

清康熙八年(1669)徐希夫(梦登)和黄贞孟捐募重建。

位于正仪老街北段,东西走向,横跨在渭塘上,西桥堍与小港接壤,明代洪武间顾原纯建,原纯字寿安,所以叫寿安桥。寿安桥的长与阔与现存的景福桥相等,但没有景福桥高,石质也差,两侧没有桥联。清康熙八年(1669)徐希夫(梦登)和黄贞孟捐募重建。黄贞孟有《寿安桥记》:“娄江流贯咫尺,河干人苦徒步。爰有寿安其人者,矢怀利济,并架长虹,当年里人即题其额曰:寿安。盖欲顾名思义,俾人与桥具不朽耳。嗣后于桥之东复建梵阁,以憩行人。”后由于“年久失修,行者股栗,徐梦登黄贞孟易旧更新,与同里诸君不敢重易其名,仍题名寿安。”

▲ 桥西拱存桥记题刻。右侧记年尚可识,“大清康熙八年”

桥东堍供人休息的梵阁,建得很高,同寿安桥相映成趣。汪琬诗:“金粟园中迹已荒,更缘穹阁构长梁。江千野色年年好,依旧如虹卧柳塘。”千,同芊,草木丛生貌。汪琬,(1624一1691)江苏吳县人,清初诗人、散文家,顺治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康熙博学鸿词编修,后结庐居太湖晓峰山,历游吳中,题咏甚多,时称“晓峰先生”。从诗中看出,那儿当年还未成市,景色可比顾阿瑛玉山佳处的柳塘春。梵阁,即佛阁,当地人叫观音阁,旁有茶馆“长春楼”,清末民初成了商铺密集的热闹地段。

《正仪镇志》,清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中旬,正仪地主勾结官府下乡催租抓人,农民聚众抗租,发生了流血事件,即在寿安桥西桥堍。

寿安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拆毀,收身改建成一座小巧玲珑的花岗石石拱桥。

聚 福 桥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8),道光二十二年重建。

位于正仪宅西村西尽头张家浜口,附近原有观音堂,也叫观音堂桥,村民叫西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8),道光二十二年重建。南北走向,纵跨宅西江上,花岗石砌筑,单跨梁,平板桥面无栏,长18.8米,宽2.7米,两岸沿河有石驳,桥和驳岸至今保存完好。

▲ 桥板题刻留有:“道光辛卯年季春吉旦”。落款:“释氏松达里中士民公建”,释氏松达是指一位法号松达的僧人,联同里人公建此桥。

百 禄 桥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近年重修。

百禄桥在正仪镇宅西村的小港北岸,旧名汤家桥。百禄桥北的落星潭,曾是古信义十景之一。相传东晋时,星陨于此,旋化为石,没水,水沽始露,石色白而微青,经可一弓余,好事者,欲穷其状,掘深数尺,莫竟其底。星溪之名由此而出,现潭已堙没成民居。

▲ 桥基南北各有一幅桥联,南面:“星潭泒衍娄江秀,西鹿源从天堑来”。

桥南北有两副桥联,极含文化底蕴。

南面的对联:西鹿源从天堑来,星溪泒衍娄江秀。

西鹿,一般解释为这片土地在鹿城(昆山)西。但这鹿字也可以指成语“逐鹿中原”的鹿,表示这片土地肥沃,是粮仓。“天堑”,指长江,宅西地处长江三角洲,意思是,这片肥沃的土地是靠长江滋润而成。

下联中的星溪是宅西江,与娄江相通。泒,古汉语,水波清澈貌,意思是,星溪清澈的水波流入娄江,让娄江也变得秀美。

▲ 北面:“马鞍文笔朝真义,震泽回澜润宅西”。

太 平 桥

跨小港,太平桥始建于清初。

太平桥始建于清初,北堍的青石桥记碑曰:太平桥,募缘建造,蒋钊、信官里人何谦、程德鸣、钟允祯、何世英等。其中,可以查到的人名里,何谦是明末清初的正仪名人,推测太平桥建于清初。

▲ 桥板题刻:重建太平桥

▲ 桥北堍记碑:太平桥,募缘建造,蒋钊、信官里人何谦、程德鸣、钟允祯、何世英等

广 灵 桥

清代重建,为花岗石单孔平板石拱桥。

广灵桥在绰墩山庙前自然村,又名二石桥,南北走向。广灵桥位于“金粟庵遗址”中心,金粟庵是元末正仪巨富顾阿瑛的家庵,庵内遍植桂花,明初被毁。明万历四十年(1612)佛教信徒在原址上重建寺院,取名广灵,同时在庵前建石桥,叫广灵桥。

清代重建,为花岗石单孔平板石拱桥,长22米、宽3米多、高4米多、净跨7.8米。两侧桥额分别镌有“种福广灵桥”、“集善广灵桥”楷书字样。2002年进行保持原貌翻建,新增了花岗石桥栏

中 巷 桥

《巴溪志》载:此桥系明朝万历年间(1573一1619)建造。

中巷桥是青石单孔石桥,在巴城镇东北溇湾村,跨溇湾河,又名青石桥、溇湾桥。据《巴溪志》载:此桥系明朝万历年间(1573一1619)建造。相传此桥的建造和崇宁古寺的和尚有关。那时巴城百姓大多聚居在照霞浜、溇湾河一带,房子以泥草屋为主,去崇宁寺烧香的船都停靠在溇湾河,溇湾河两岸因香客和游人聚集,便热闹起来,渐渐形成集市。

▲  民国七年(1918年),施敬清重修,改为青石和花岗石混砌。

 

阜 康 桥

清康熙十六年(1707)重建,民国十八年(1929)改建。

阜康桥又名阜阳桥,位于石桥港村南,《嘉靖昆山县志》中已经出现了阜康桥名字,清康熙十六年(1707)重建,民国十八年(1929)改建,花岗石砌筑,单孔平板桥,长9.45米,宽2.5米,从前是北边村民通向崇宁寺和巴城镇区的必经之路。

圣 王 桥

始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重建于嘉庆二年(1797年)。

圣王桥又叫开阳桥,位于巴城老街东梢,跨溇湾。据民间传说,圣王桥是巴城先民为缅怀治理水患的英雄巴王圣王(即巴解)而修建的一座桥梁。该桥原系石拱桥,有石面、石栏。在桥额上有“重修圣王桥”五个端庄的正楷字。

▲ 重建圣王桥两侧,分别刻有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岁次;嘉庆二年(1797年),里人重建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