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6
当清晨的第一缕光洒进了古镇的角落,周庄的一片明清古宅,就随着水波荡开了江南的慢节奏。
周庄的古宅院第,在江南水乡是有代表性的,而在这些建筑中,沈厅又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存在。
沈厅位于周庄富安桥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坐北朝南,七进五门楼,这栋房子是沈万三的后裔所建,是一个典型的清式院宅。
沈万三,元末明初商人、巨富,随入吴中风俗,十分讲究饮食起居。宾客所至,聘名厨烹调各式佳肴,后形成了一桌家宴用以招待宾客,冠以“万三家宴”。
昆山地处太湖平原,境内河网密布、四季物产丰饶,一桌“万三家宴”,就可以让人品尝到舌尖上的昆山风物。
这一桌富有人情味又不失仪式感的家宴,以流传于民间几百年的“八大碗”最为有名,至今仍是周庄宴客的最佳选择。
“八大碗”使用青瓷大碗、毛竹筷等作为餐具,人们可在席间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尽情享受。
“家有筵席,必有酥蹄”
万三蹄
万三蹄,是周庄的必尝美食,也是万三家宴里的重头菜,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已经成为周庄人逢年过节、红白喜宴中的主菜,意为团圆,亦是招待宾客的上乘菜肴。万三蹄吃法奇特,以骨代刀。一口下去,只觉肉质酥烂,肥而不腻,皮肥肉鲜,甜咸相宜,滋味无穷。
“酱色蹄膀共水天一色,满街香气诱游人生津。”如今,在周庄古镇处处都有万三蹄店,漫步水乡两岸,时常能闻到弥漫的蹄香。
蹄膀浸在酱汁当中,微微冒着热气。皮质光滑细腻,泛着油光,令人食欲大振。冰糖的甜,香料的香,汇聚于此,又经炖煨,香气弥漫。闻见了,便忍不住想要尝一尝。轻咬一口,嫩而不烂,肥而不腻,入口即溶,百吃不厌。
咸脆爽口,唇齿留香
阿婆菜
周庄阿婆菜在水乡周庄,颇有分量。在周庄传统的饮茶习俗中,“阿婆茶”是一道精品茶点,是万三家宴的重要茶点。
周庄阿婆菜其实是农家鳗鲤菜,也叫腌菜苋,制作过程并不繁琐,油菜抽苔的时候,取下嫩苔,以清水洗净,晾晒半干,再放置罐中腌制,封闭倒置。打开罐口就能闻到一股清香,酝酿出的味道爽口诱人。可生食也可炒菜,做汤,在周庄是家家必备!
“阿婆菜”,顾名思义就是周庄的阿婆都很擅长制作的地道农家菜,配上一碗米饭或者面条,口感爽利下饭,虽质朴却总是让人垂涎欲滴。
鲜香嫩滑,肉质细腻
蚬江水鲜
水巷纵横造就了周庄的水美鱼肥。清澈的水质,养出来的鱼,新鲜肥美,肉质香滑,吃起来回味无穷。
清晨,南湖上水露还未退去,老渔翁就踏着晨露、摇着船,开启了一天的捕鱼生活。南湖鱼市里也可以买到新鲜的“水产”。周庄水产以蚬江三珍最为出名,分别是鲈鱼、白蚬子、银鱼。
周庄鲈鱼为两腮,肉质细嫩鲜美,无芒刺,历来为人称道;白蚬丰腴肥美,水煮后加以作料蘸食,清淡爽口;或是拿开水一焯,挑出蚬肉炒韭菜,又是一道典型的周庄美食;银鱼身体细长,银白透明。肉质鲜美,炒蛋蒸蛋,氽汤做羹,皆成美味。
“水鲜”是鱼的统称了,大概由于古时候鱼种类繁多,做法却相对单一,而清《周庄镇志》有载:“菜花鱼亦名土附,那张翰所思的鲈鱼。较之松江鲈鱼仅少两腮耳。佐以新笋煮汤,食之味最鲜。”
水乡捕味,妙不可言
田螺塞肉
从田里捡来新鲜的田螺,塞上肥美的肉馅,就成了一道美味又接地气的周庄田螺塞肉。一碗田螺塞肉,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
周庄的田螺塞肉,鲜嫩多汁,一口一个嘬着吃,好吃又好玩!是在小桥流水边与朋友小酌闲聊时最合适的下酒菜了。
此外,万三家宴还包括三味圆、红烧鳝筒、油卜塞肉等美味可口的菜肴,并有万三糕、糖芋艿、撑腰糕等精致茶点。
昆山是江南宜居之地,也是摩登时尚之城。凭着自然的馈赠,凭着对美食的烹饪诀窍和热爱,昆山的味道流传众多。
一方水磨豆腐、清晨刚采的鸡头米、带着水汽的红菱、肉质饱满的蹄髈和精致小巧的点心,都让食客们欣喜不已。
试想,在那青黛瓦楞,高翘飞檐下,在那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间,倚着镂空的窗,望着窗外的小桥流水,品着这色香味俱佳的“万三家宴”,耳边又响起富有江南风情的丝竹小调,院墙里传来曼妙绝美的昆曲,水巷里飘荡着船娘高亢的歌声……
这一场盛宴,不仅仅是味觉的满足,更是心灵的洗礼~
与亲朋好友相聚,用一席“万三家宴”细细品味昆山风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