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6
千灯是江南水乡
是历史文化名镇
在将近2500年的历史时光里
涌现了一大批名人
顾炎武、顾坚、陶岘
……
今天小编带大家
跟随名言名句
走进顾炎武的人生观
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这样写到:"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与一般的文人相比,顾炎武无疑是坎坷的,国破家亡,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之中,若说到顾炎武的价值观,“爱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顾炎武一直把天下、百姓装在心里,这样的爱国情怀,让他注定不平凡,而这种关怀民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不仅影响了顾氏后裔,更激励了无数国人。
顾炎武故居
孝悌篇
顾炎武曾在《日知录•如欲色然》这样写到:"能以慕少艾之心而慕父母,则其诚无以加矣。"
“孝弟,人伦之本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人与人关系的根本,“慎终追远,孝弟之实也”,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是孝悌的实质。
在顾炎武的成长轨迹中,嗣母王氏对其影响颇深,顾炎武对其也颇为敬重。幼年时,王氏经常给他讲历史上忠臣义士的故事,从小教他忠君爱国的道理,这成了顾炎武恪守一生的道理。
孝弟,人伦之本也;慎终追远,孝弟之实也。——摘自《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操守篇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人书十一》中写到:
某虽学问浅陋,
而胸中磊磊,
绝无阉然媚世之习。
清军大举入关后,清朝皇帝仰慕其才学,欲招其做官,顾炎武先生拒绝。他的三个外甥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皆荣列鼎甲、同朝为官。作为徐氏三兄弟的舅舅,顾炎武虽游历在外,很少有机会与他们见面,但多年来书信不断,一再勉励他们要做清官、做好官。
治学篇
顾炎武在《日知录•文须有益于天下》中写到:"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也。"
顾炎武故居
顾炎武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其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极为有益的影响,被称作“清学开山”始祖。
廉耻篇
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中提到:"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顾炎武不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他综合自己的学术研究、自己的家国情怀、自己的经世致用和他在前人基础上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后人指出为人为学、成事成业的门径。这样的顾炎武,更加值得我们今人缅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