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件,大匠心,一起走进千灯的世界

2019-12-30



千灯

千盏灯


在古镇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

千灯馆

里边收藏了不同时期千盏灯

今天

小编将带你走进“千灯”的世界



千灯馆



  千灯馆,又被称作千灯草堂,收藏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跨度长达五千年历史的一千多余盏的灯具,用实物收藏写就《古代灯具发展史》。




设立原因:


  灯陪伴了我们走过了万年时光,从黑暗走向光明,以往,我们对于灯具的认识意义不够,忽略了它在漫漫长夜中,指引我们前进的丰功伟绩。千灯馆有实物展览的方式,带大家走进“千灯”!


  收藏人物:


  千灯馆展出的是古代灯具收藏家殷小林先生二十余年的收藏。殷小林先生不仅收藏灯具,而且对其深入研究,有专著《古灯史话收藏》一书问世。书里边包含了灯具的发展、演变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和有趣的故事。






轿厅

从新石器时代至战国、秦、汉诸代的灯具

这里呈现的是典型的

石器时期、青铜时期的灯具风格

或精致、或厚重

或小巧、或庞大



石灯、吊灯、豆型灯、青铜灯……

千般模样,千种风格



新厅

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代的灯具

历史的脉络在灯具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这些灯具上

可以明显看出分水岭



唐宋之前的瓷灯胎质瓷化程度较低

宋代以后烧瓷工艺水平大幅度提高

大批高水平的瓷器涌现

工艺的发展

从灯具上便可窥得一二



祖庆堂


原李宅的正厅

李祖庆由进士出身

故正厅称为祖庆堂

辽、金、元、明时期的灯具便集中于此



显现明显的少数民族特征

又兼收并蓄

呈现出民族融合的特征



堂楼


乃李宅第四进

由备弄而入

乃主人的卧房楼

上下两层

清代、民国时期的灯具便于此展出



这个时期

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

灯具也慢慢呈现出外化的特点

或古韵悠悠

或现代感十足

千奇百怪却又和谐共生



鸳鸯厅


苏式独有的轩式建筑

左右互对称,前后分阴阳

地砖、窗棱、雕花均有区别

省油灯、新疆灯、少数民族灯

鸦片烟灯、外国油灯、民国灯具

……

乃集大成者



在不同风格的灯具前

眼花缭乱


  殷小林先生曾讲:“对历史灯具的收藏、研究,使我找到了一条依稀可见的、探索古老文明的线索,因此才能谛听这历史的余音,洞察这文化的史话”。



走进“千灯”、了解千灯

它们是历史的承载者

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转自:千灯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