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活周庄|画双桥笔惊风雨

2020-03-10

 以声音为舟,

 带你换一种方式去旅行~
 一起聆听陈逸飞与周庄、与双桥的故事。
江南有那么多的水乡,却只有一幅《双桥》。陈逸飞与双桥、与周庄的遇见,是灵魂与灵感的遇见。

▲陈逸飞《故乡的回忆》


陈逸飞出生于浙江镇海的一户书香门第,1980年,他成为文革后第一批赴美留学的艺术家,海外生活让身处异乡的陈逸飞倍加怀念故乡。


“记忆里,我家门口有一条大河直通向海。妈妈带我乘船,从这里离开故乡。”

▲双桥


遗憾的是,陈逸飞回国后,镇海早已不复当年模样。明明回到了祖国,却失去了家乡,艺术家的本能让他无比伤感。但是,他的好友,苏州画家杨明义告诉他说,在昆山,还有一座闭塞的小镇,它的景,或许能让你找回梦中的故乡。

▲航拍双桥


1982年初夏,陈逸飞在当时昆山文化干部程振旅的陪同下,花了整整六个小时,从昆山县里摆渡来到周庄,他没有带画具,只带了一套完整的摄影器材。周庄没有让陈逸飞失望,而是给了他更大的惊喜。他说:“周庄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美的!”他以近乎贪婪的姿态,用照相机攫取周庄的一个个点、线、面,它们成为了陈逸飞日后重要的创作素材。

▲航拍双桥


1982年初夏,陈逸飞在当时昆山文化干部程振旅的陪同下,花了整整六个小时,从昆山县里摆渡来到周庄,他没有带画具,只带了一套完整的摄影器材。周庄没有让陈逸飞失望,而是给了他更大的惊喜。他说:“周庄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美的!”他以近乎贪婪的姿态,用照相机攫取周庄的一个个点、线、面,它们成为了陈逸飞日后重要的创作素材。


▲逸飞之家


明朝万历年间,周庄里人徐松泉、徐竹溪修建了世德桥,徐正吾则修建了永安桥。一平一拱两座石桥相依联袂,横跨南北市河与银子浜,在水网密布、以河为路的古代周庄,双桥仿佛横亘于水与天之间的高架路,为百姓的生活提供便利。今天,双桥所在之处,依然是周庄古镇里游客密度最大的区域,收藏着陈逸飞遗物、画作的“逸飞之家”,静静守望着桥上来来往往的青春与记忆、喜悦与迷惘、好奇与收获。

▲逸飞之家


在逸飞之家,我们可以看到放大重制的《双桥》,细细品读这张画,醇厚的味道让人想起周庄的黄酒。这是一幅体现西方美术精神的油画,却营造出了最典型的东方人文意境;画面中没有一个人物,却氤氲着饱满的生活气息;画面中央的双桥造型古朴,却仿佛连接着通往心灵深处的道路。


▲陈逸飞在双桥


陈逸飞的画笔,画下了故乡的回忆,画下了水乡的人情,画下了原乡的温度,这支灵动之笔并非人人拥有,但当我们的眼睛看见周庄的美景,一幅独属于自己的画作就留在了心间,这是周庄给予每位游人的馈赠。

转自:第一水乡周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